美式,除了巨大外,還有巨量的功勞集於一身,也就是「英雄」。
卜派水手,每集的故事都是「英雄救美」
關於美式英雄的電影很多,大多是大塊肌肉與美國國旗「紅白藍」的配色(有些用黃色代替白色),美式英雄主義。
比起美式大塊肌肉的強大英雄漫畫,歐洲式的英雄,就一服痞子樣,像是丁丁歷險記 (故事裡,很多功勞都是那隻狗):
在此另外提及一個筆者很愛的歐洲血統漫畫家,Mœbius( 莫比斯), 他的漫畫裡,也顯少大塊肌肉男,而多了許多歐式雅癖與異國浪漫風情:
美國運動商業發達,除了 NBA、MLB 還有美國特有的技術肉搏戰「美式足球」。
肌肉用在車上「Muscle Car」(肌肉車),Muscle Car 是在 50 年代美國汽車設計流行的趨勢,特色是體積龐大,馬力龐大,外型肌肉發達。
由於 Muscle Car 算是美國文化的一個經典,所以在諸多電影裡面,都有出現,像是2000 年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電影 「Gone in 60 seconds」,最後決勝車,不是帥帥的藍寶基尼或是法拉利(這些是歐洲車,只會出現在英國特務 007 的電影裡),而是美國福特 Ford 1967年的 Mustang Eleanor。
周董有參與的好來屋電影「青峰俠」裡頭的車不是什麼未來造型的歐洲車,也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之一「美式Muscle Car」。
「玩命關頭6」連頭都是肌肉形的男主角 Vin Diesel,配上美式肌肉車,這種畫面只有美式電影才有。
Muscle Car 有一個小一號的好姐妹(歐美慣用把交通工具女性化),嬉皮車。
美國 Discovery 頻道,有一個節目 American Chopper ,是一個類似 Reality Show 的節目,每集內容大概都是大鬍子肌肉男老爹與兒子的定製車公司,公同協力在限定的時間內把案子完美執行的過程,其中不免父子不和,廠商遲交零件等等的八股劇情,但最後都還是美滿的結局。
曾有工業設計背景的筆者,旅居紐約時看這個節目,都會很期待最後機車的完成品,但一開始不免好奇怎麼每次做出來的車型都是高把手的嬉皮,怎麼沒有像 ducati 這種帥勁造型的機車,到後來才漸漸發現,其實,嬉皮車很「美式」美國人很愛,當然這份愛也傳到世界其他地方。


超大的寬輪子也是嬉皮車的特色之一,蝙蝠俠的機車,也有幾分神似嬉皮。
有名的「Harley Davidson」(哈雷),就是美式嬉皮的經典名牌。

最後,來看一下 Harley Davidson 的宣傳影片,不只是看車, 裡面也試圖營造「新」美式嬉皮文化的生活(反戰嬉皮文化時代已經結束)
4 Replies to “美式【二】英雄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