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中國 美國

食物 • 文字 • 發音

這是一篇「嘴巴的雜想」,關於東西&閒天,聊聊文化~

基本的英文發音,主要是看拼字的音節,像是 Happy Ha(黑)ppy(皮),英文只有 26 個字母,光靠字母組合就可以拼出足夠用的意義傳達單字,而大部份的單字都有很多音節。
中文的單子,上面雖有很多符號,但只有一個音,像「樂」,唸ㄌㄜˋ(le),而不像英文可以按字裡面的元素(拼音)來唸「ㄠ白ㄠ木」。

食物發音
中文字把一些符號混在一起而發出一個音的方式,讓我聯想到中華飲食文化與眾不同之處。

很多西方食物,都是像英文單字由字母組成一樣,食材分明的放在一起,像是:

義大利麵 Spaghetti

大家吃義大利麵,都應該有攪拌的印象,因為肉、醬與麵,是分開的,所以要經由攪拌後,再拿叉子捲起來吃,而那些面上面的食材,很多都是要吃甚麼再加甚麼,吃起來也是食材分明。

spaghetti


比薩 Pizza

Pizza 是在鋪平的麵團上,鋪上分明的食材,紐約著名的 Lombardi’s Pizza 專門餐廳,菜單上就有很多 Topping 可以選擇添加。

pizza


漢堡 Hamburger

漢堡,可以算是最好的例子,每一樣食材疊在一起,最後的味道是在口中完成。
這些漢堡裡的食材就像唸英文一樣 Ham(ㄏㄟㄣm)bur(ㄅㄦ)ger(ㄍㄦ),音節分明。

hamburger


在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裡面,重「入味」,也就是味道的混合,這是一個很大的特色,諸如:

東坡肉

由薑、蔥、蒜、米酒、醬油、冰糖、八角等等調配出來的滷汁,再把肉放進去燉,讓滷汁的味道融入肉裡。

吉祥東坡肉

 

我個人常常把滷汁內加入可樂(加一些甜味,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獨家配方?)


上湯豆苗

豆苗、皮蛋、爆香蒜頭、湯汁的味道融合一起。

上湯豆苗


木耳蓮子湯

銀耳、蓮子、桂圓、紅棗、冰糖等等,經過浸泡、蒸煮,讓位到融合在甜湯裡。

蓮子

食衣住行育樂,食排第一,出國旅遊瞭解文化,品嘗美食是不可缺少的。這些文化的差異性,是這個世界可愛好玩的地方~

以上關於發音/文字/食物 的說法雖有點武斷,加上全球化的相互影響及 Fusion 融合各國創意美食的流行,在西方菜色之中當然也有一些食材味道混合的例子,像是某些濃湯類,還有醬料的調配,不過這些混合大都是打碎攪拌,而烹飪方式大多是用炸、煎、烤。在中式傳統菜色中,烹飪的方法也像文字一樣複雜,煎、煮、炒、炸、蒸並用,爆香更是不可少的步驟之一,目的就是「入味」。

若是一樣完全沒吃過的菜色,筆者大概可從中華民族對味道的處理來辨認中菜/西菜。

英文用僅僅26個字母,拼出意思,用音節的發音依稀可以瞭解單字的拼法,像漢堡一樣,每樣食材都獨立的存在,而西方食物的種類,像比只用26個字母的組合,是從一些基本的菜色變化,義大利麵、比薩、漢堡、牛排、魚排、薯條等等。

中文以基本常用五千字起跳,講出道理,每個字把各符號放在一起,融合發出單音,正好比味道融合的菜色一樣,共同表現出一個綜合的新味道,而中華民族的菜色,也像文字一樣,種類繁多,很難說出個代表型的食物。

同為人類,但不同的人種/文化,發展出兩個不同的文字符號系統與飲食習慣, 筆者大膽的用食物及語文的特色聯想,說明中華民族喜愛「變化」與「融合」的特質,各位覺得呢?

最後附上一張在香港米其林三星級粵菜館「桃花源」的招牌菜「玻璃明蝦球」一份(大大白色的蝦一隻要價台幣700圓),色面清淡素淨,口感鮮脆,味道想當然爾:

不只是蝦味。

大蝦球

在〈食物 • 文字 • 發音〉中有 4 則留言

[…] 人類應用文字溝通複雜的知識、想法、情緒,甚至在自己腦內的思考也是透過文字的基礎。不同國家、不同文化都用不同的文字溝通,西方是由字母去組成字,東方則是利用筆畫組成的象形單元融合成字,文字能代表文化的不同,而相同的含義在不同文字的表達下,是不是都能吻合?用不同語言思考,是不是會造成不同的發展? […]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