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中國 觀實

五臟廟是陰廟還是陽廟?

五臟六腑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肚子餓了,有種說法「祭五臟廟」,

可大家知道「五臟」是哪五臟?

「廟」又是「陰廟」還是「陽廟」呢?

 

 

 

 

五臟六腑五行

(表一)

俗語說「五臟六腑」,「五臟」在中醫裡面,還要加上一個抽象的「心包」(指心臟的薄膜)
六腑中的「三焦」是一個抽象概念,泛指整個人體容器,簡單分作
上焦:在橫隔膜以上。「上焦如霧」
中焦:橫隔膜肚臍間。「中焦如漚」
下焦:位在肚臍以下。「下焦如瀆」

以上種共 12 個臟腑。

易經裡面,凡是動態、向外的(表)都屬「陽」,靜態、向內的(裡)都數「陰」,

此概念也對應到臟腑中,凡是實心的,像是:

臟( 陰 – / 裡 ):肝臟、心臟、心包、脾、肺臟、腎臟

空心管狀,中心有流動物質的,像是:

腑 ( 陽 + / 表 ):膽囊、小腸、三焦、胃、大腸、膀胱

所以說「祭五臟廟」,拜的是個「陰廟」

(開個玩笑,別害怕,這座陰廟不害人,而且要照三餐拜的。)

五臟五行

(圖二)

五臟六腑五行顏色

這五臟六腑,同時也對應到五行的生剋原理:

臟腑位置,配上五行顏色的(如左圖,暁創意版權所有)

臟腑的五行關係(圖二),是以平衡為主,根據相生相剋,肝木→心火→脾土→肺金→腎水→肝木

大家常說的「肝火旺」,是因為肝屬木,怕風,肝一旦受到風寒,就會起來動亂,木生火,就是中醫所講的「肝火旺」。

臟腑根據陰陽,還有所謂互為「表裡」,像是「心腸」、「肝膽」等互為表裡。(如表ㄧ)

「表裡」是相互關連、輔助的,像是「脾胃」共同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,如果兩者不能協調,就會「脾胃不好」。

中醫也有以形補形的概念,其中「形」裡面的顏色,也是融合了五行對應臟腑的概念,

由於中華文化喜歡「融合」的關係,這些中醫表裡的用法,把道德跟健康混為一談,產生一些有趣的辭句,

像是兄弟之間義氣相挺,這是美德,就是所謂「肝膽相照」。

一個人很善良,於是我們祝福他們身體健康,善有善報,我們形容這是「心腸很好」。

很有趣吧?

 

此外,不同於西醫器官與肌肉,又分成內外科這種分開式探討的說法,中醫把人體視為整體,把臟腑對應到「十二經脈」(圖三) 通行全身,並且根據對應的十二個時辰,陰陽、手足交錯、還有生活作息,一天一次大循環。

 

 12經脈

(圖三)

子午流注「子午流注」,說明了12經脈,在12地支時辰裡面的運行時間,這個運行,裡面有很複雜協調的五行、手足、臟腑陰陽、表裡、氣血等等的搭配,更厲害的是運行的時辰,完全配合生活作息,想是早晨AM5-7點,吃早餐的時間,走大腸經,幫助吸收,下午PM1-3午餐過後,走小腸經,PM5-7 腎經,多喝水等等。

中醫十分注重生活作息,因為可以平衡經脈時辰的運作,這不是空穴來風,是有中華民族古老科學「天人合一」的概念,有著五行陰陽的計算模式做為理論基礎的。

中華民族喜歡「融合」的天性,也把這五臟六腑,對應到一些人體末梢的部位,有人稱作「反射區」。

手掌對應圖acupuncture

 

如同繪畫,中華文化的繪畫一直以來不同於西方的光影透視以「畫的像」的寫真為主,而是「畫出感覺」的形而上概念,由表層的現象,去做延伸的發想。同樣的,在傳統中醫裡還有一個「以形補形」的概念,其中對應五行肺腑的食物顏色。

  1. 紅色食物代表火(心、小腸及舌頭):如蘋果、番茄、櫻桃、大棗、紅椒、西瓜和紅蘿蔔等
    • 有助於減輕疲勞,驅寒,可令人精神抖擻,增強自信及意志力,使人充滿力量;
    • 富含天然鐵質,是貧血患者的天然良藥,也適合女性經期失血後的滋補;
    • 含豐富的降血壓物質,使血管強壯,有助循環系統健康;
    • 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,是改善焦慮情緒的天然藥物;
    • 紅色在視覺上也能給人刺激,胃口大開,精神振奮,是抑鬱症患者的首選;
    • 其中蘋果性溫和,含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最接近完美;
  2. 綠色食物代表木(肝、膽囊和肌肉):如白菜、包心菜和菠菜等
    • 含有益肝臟健康的葉綠素和多種維他命;
  3. 黑色食物代表水(腎、膀胱、耳和骨骼):如黑豆、黑芝麻和藍莓等
    • 含黑色素,有助提高與腎、膀胱和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和生殖系統功能;
  4. 黃色食物代表土(脾、胃和口腔):如柑桔、橙、南瓜、玉米、甘菊、香蕉和紅蘿蔔等
    • 能幫助培養正面開朗的心情,增加幽默感,更可以強化消化系統與肝臟,清除血液中的毒素,令皮膚也變得細滑幼嫩;
    • 含維他命C;最常見的橙色色素胡蘿蔔素,是強力的抗氧化物質,減少空氣污染對人體造成的傷害,並有抗衰老功效;
    • 由於黃色接近光譜中紅色的一端,所以黃色食物也有振奮作用,能讓人精神集中,所以在精神渙散的夜晚,喝一杯甘菊茶就能讓思維重新進入狀態;
    • 柑桔的皮、肉、絡、核都可入藥,有理氣健胃、止咳平喘的作用,富含的果膠能降血壓,橙皮甙和蘆丁具有強化血管壁、提高毛細血管抵抗能力的作用,從而可以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成人病,其含有的類檸檬素、類黃酮、類胡蘿蔔素等各種抗癌活性物質,對胃腸癌、肺癌、皮膚癌等多種癌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,對預防成人肥胖症和糖尿病也有一定作用;
    • 玉米和香蕉等還是很好的垃圾清理劑,因其有強化消化系統與肝臟的功能,同時還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,玉米還能明眸善睞;
  5. 白色食物代表金(肺、大腸和鼻):如洋蔥、大蒜和梨等
    • 具有抗敏感及炎症功能。

來源http://www.duosuccess.com/tcm/004a05021201.htm

西方以邏輯為基礎,發展出一整套「分」的科學研究,經過科學發法的證明因果關係,在學科上,「分」作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天文、地學、生物,在醫學上,大致上分作「內科」、「外科」,內外科各自在細分如「皮膚科」、「腦科」等等。

中華文化,則是「形而上」,講求「合」,從最古老伏羲氏的「易經」,說明宇宙大自然現象的循環和諧思想,加上醫學方面的「黃帝內經」,把易經的宇宙觀Mapping到人體,經過千年的發展,把「科學」、「曆法」、「醫學」、「武術」、「風水」、「占卜」、「做人處世」、「哲學思想」等等,融合所有的人文哲學與宇宙科學在一起,發展成「天人合一」的整體終級系統。

若是宏觀這整個系統的脈絡,加上對生活上面的一些細節觀察(像是前幾篇 1 2),不難發現我們在「變化」與「融合」中的本領。

在〈五臟廟是陰廟還是陽廟?〉中有 3 則留言

[…] 之後數字搭配卦象再搭配天干、地支,陰陽交融變成可以運算的邏輯,然後加入了方位、五臟六腑、節氣、成為了一個自成一格的自然萬物系統,加以擴充就是醫學、武術、氣功、運氣、占卜、風水等等,無所不包。 […]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