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象形符號為主的漢字,及以字母單元為主的拼字,同樣都是人類基本表達意思的工具,但在發音上及使用方法上有截然不同的發展。 用平面設計領域,文字編排的應用是基本的手段,其中有一種 Bleed(出血)配合超大字級的流行風格,廣泛用於許多年輕訴求的設計。 美國平面設計師 David Carson,以音樂雜誌RayGun(已停刊),用不同的字形大小與出血,顛覆了傳統的排版方式,在設計上的貢獻及後來的影響甚巨,蔚為風潮。
來自瑞士的 Freitag 包包,特色在於回收卡車帆布來製作包包,在設計上巧妙的裁切(crop)了局部的英文字,呈現出英文字型設計(typography)的線條,一種現代設計(modernism design)純粹的造型及抽象美感。
很多雪板的設計,也都常用大字出血,不僅表現現代街頭的年輕粗獷,在視覺上表現出簡單的英文字母線條。
拼英文字用基本的字母拼湊,比較容易琢磨在基本單元的造形設計上(像是英文52個大小寫字母) 漢字基於象形文字的複雜結構上,由32個基本的筆畫寫成基本的象形(像是部首),在由許多象形單元組合成字(像是「碧」,由「王」「白」「石」組成) 然而中英文字因為基本結構的複雜程度不同,常常造成複雜的中文繁體排版問題 若是以英文同樣CROP手法來做視覺設計,漢字本身就比較複雜,而意義與字的樣貌方正集中(不像英文拼字成長條狀)加上象形元素的關係,很容易就會具有含意(除非拆解到只剩下筆畫單元),而比較無法像英文一樣呈獻局部字母的無意義、純粹造型的線條之美。 凡是缺點,都可以看成特色,一些設計師/藝術家就用了象形文字的特色做創意:
王菲「胡思亂想」專輯,利用了缺筆劃的文字設計,打破了象形文字的符號侷限
把拆到只剩筆劃的 crop(信黑體)
究方社,設計作品用放大局部裁切文字
解構心經 – 葉國淞作品
心經與「無」之間的關係,
“是故空中無色.無受想行識.無眼耳鼻舌身意….”,
而由象形組成的漢字,必須要拆解到筆劃單位,
才可以達到「無」意思的階段,正如此作品般。
TDC 台科大展覽海報 李根在
中華文化在亞洲興盛千年,同樣的問題其實影響到不少鄰近國家的文字系統,所以像是基於西方拼音文字 bleed的平面的設計,用於漢字,視覺上是有一定的差異的。 由於本身的結構及線條複雜度都異與西方,或許在漢字在設計應用上,應該要有獨立的美學發展方向,用西方的視覺處理手法來,怎麼排都難比英文好看。
在〈碎片的意義〉中有 2 則留言
[…] 之前的文章有提過,其實中文也有像是字母一樣的單位,叫做筆畫,有些筆畫合起來叫做部首,也是象形的基本元件。 […]
[…] 中文:由筆畫基因,可以組成部首,再由不同的元件組成文字像是 「早」是「日」與「十」的組合(六書),中文從這些元件開始有了形狀輪廓。 延伸閱讀 碎片的意義 象形組合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