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命包裝的生與死
生:
1.倉儲、運送時保護產品
2.販售時吸引目光
死:
賣掉後隨即丟棄(回收)(環保)
或儲存起來佔空間(房租)
起死回生:
再利用(讓整個空間看起來像收破爛的)
設計師花很多心思設計包裝,這些包裝宣傳基本上就是註定會被丟棄的,就連回收拿來再利用,也因為不同設計師的設計而讓整個空間變得凌亂,反而像無印良品的低限設計(對,就是不用設計),再利用時,反而比較不會與其他物品衝突。
說明書及保證卡也是設計出來令人茫然的物品,平常用不到,但也不太敢丟,最後只能找個抽屜放,其實這兩樣都可以印QR code在產品上,把說明書做成網站,同時註冊保固,還可以數位化的搜集顧客資料,一舉數得。
最可憐的就是吊卡及宣傳品,它們不但沒有倉儲及運送的保護機能,為了購買時讓人「感覺」是新品,又不得不做,唯一一點點機能,就是為了讓打折等等的標價變化有地方貼,很多宣傳品也在拆封的第一時刻,只被瞄了一眼即被丟棄,設計這類的宣傳品,有時候覺得跟設計一個垃圾沒什麼區別…
所謂「紅顏薄命」放在這類包裝品上,似乎也通,儘管在顏值越來越重要的時代,隨便某些才能+顏值,即是行銷的王道,或許漂亮的包裝+某些簡單的再利用機能,會是不錯的設計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