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人B,忙於工作,無暇參加設計比賽,但意外的收到德國某設計獎的提名,他的助理收到後,很高興的接受並回覆了,結果參加展覽要歐元2700,而且強迫繳交,也不能放棄,為了此事,B還花了好幾百塊歐元請律師才搞定…
沒想到回覆了一封信,卻惹了一堆心力及花費去解決,但德國策展單位,沒去報名卻被主動提名,得獎不但沒獎金,卻還要付費才能領獎,似乎就是所謂惱人的「強迫中獎」方式…
國人在外國得獎,俗稱「台灣之光」,這固然是種榮耀,但換個角度來講,頒獎的可是更高一級的位階,因為他們有賜予「榮耀」的能力,這能力,顯然的握在歐美日等國家的手中,因為他們給,我們才有光,他們是太陽,我們是月亮,反射出台灣之光。
然而這種光,在網際網路及社群越來越發達的時代,好的作品其實不一定需要獎項來肯定,光靠「讚」數,就可以知道熱門程度,好作品要讓世人知道,管道變得很多,透過網路的分享宣傳,其實也不難。以前在紐約參加過像是「Resfest」、「IFFF」等設計活動,主要是讓人展示作品,但現在這些活動,都因為資訊大量網路化而逐漸消失了,相信辦獎單位這門生意,也知道這個時代趨勢,所以趁還有人相信獎,就趕快發發發,同時也發發發(財)。
近年來,台灣設計蓬勃發展,各大學增設了許多設計科系,台灣設計人才濟濟,常常會看到某某某得了某某獎,但其實大部分的某某獎,都收取了高額的報名費及參展費,甚至得獎後要在宣傳品標示得獎標章,都還要授權費,雖說作品本身也不能太差,畢竟獎項要保持其權威性,不能亂發,但收取高額的報名費用,多少有些買榮譽的成分。
至於獎項值不值得相信,那就要看誰是評審,標準在哪?觀點為何?而東方與西方本來文化就有差別,美學標準怎麼會一樣?所以美國辦了IDEA,日本辦了G Mark,德國紅點、IF,這些獎項後面其實都因為文化差異有著不同的評審標準,而台灣是不是要一直被套在他們的標準上判定好壞?那就要看台灣的光要什麼時候不靠反射,能自己發光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