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居國外異國文化的浸泡,發現文化形成,養分是由歷史上及生活中自然的滋潤,加上之前自己訂下了設計修行的步驟,所以我開始以普及現象的觀察,來看看是否能從大家的生活模式自然習慣中,找到些什麼形態背後的精神。

像去國外旅行,一下飛機,就覺得不一樣,在街頭晃,看行人穿,進餐廳吃,逛商店買,都無時無刻無心的溶在異國空氣的風情中。

文化氛圍,不是藏起來的,在大眾食衣住行中的集體表現,我嘗試的從一些表象的觀察,來瞭解我們血液裡面的特質,或許可以找到些甚麼類似結晶的東西。

想像自己從外地來到台北,這裡的風情是甚麼?

多次旅居或旅遊的經驗拿來比照,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特質。
紐約同事來臺灣洽公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灣的機車。
這讓我想到了當初我去紐約的時候,總覺得街上少了甚麼,紐約很少機車,讓我感到印象深刻。

從高中偷偷騎機車開始,一直以來,跟許多台北市民一樣,機車都是我穿梭再城市的重要代步工具,機車有好停,可以鑽再車水馬龍的道路上,年輕人也會想,載著女生,騎機車更是可以拉近實體距離。

機車雖然方便,但帶來的壞處更是不少,滿滿街道都是喧囂的機車景象,與行人搶人行道空間,不只不美觀,而且有時候還挺惹人厭的,不過大部份台北人還是徒個機車的方便,願意犧牲這些美觀問題。

雖說養台機車,在紐約的法律會花比較高的成本,但是以紐約人強大的經濟實力,養台機車可能還比狗便宜很多,但是紐約人卻願意犧牲一些方便,來換取大眾更好的生活品質。他們寧可帥帥的溜著滑板,騎著street bike,也不想貪點便宜,弄的城市烏烟瘴氣,在紐約若是要騎,則大多是帥氣的重型跑車式機車,或是像哈雷的嬉皮車。

或許在台灣人的價值觀裡,貪圖方便,犧牲掉一些市容,或許是值得的。1334997692-2842759474

在紐約,很少看到折疊式腳踏車,大多是復古的 Street Bike,或是帥帥的 Road Bike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流行,還是因為空間狹小,在台灣,很多人都喜歡騎折疊式腳踏車。

或許大家可能想說因為是台灣地小人稠,折疊式腳踏車比較方便,可是其實住過紐約的人都知道,除非是有錢人,不然大多數的人住的地方都不大,不僅在紐約,我去過的歐洲都會,倫敦、巴黎、阿姆斯特丹,房子都是無法想像的小(尤其是廁所),但是卻也鮮少看到折疊式腳踏車。

小折

很多國家在都市規劃的範疇裡,都會有住宅區根商業區的分別,LA在美國算是新興的城市,這樣的分區就相當明顯,LA Downtown 下了班後,大家都回到近郊的住宅,Downtown幾乎就是個死城。住宅區內也都是住宅,可能要出了社區才會有一些商店。

住商混合

在台北也有這種規劃,可是便利商店漸漸的也進入住宅區,幾家服飾店,小吃店,大家都還是可以接受,因為方便,筆者也喜歡在走路的範圍內可以有間咖啡廳,而不需要買杯咖啡都還要開車。為了方便,所以住商混合,大家也接受這樣混合式的生活形態。

「方便」會是我在台灣看到一個普及精神,也難怪在很多設計展中,台灣的設計好像總喜歡以方便實用來做切入。所以這個修神化虛難的精「神」,會不會就是「方便」?還是有個更深的概念在這後面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