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有樣學樣

設計沒有定律

今天參加了成大工業設計系的校友會,讓我回想起大學的時光。
記得當時同學們都熱衷於當時很熱門的一種設計方向,它叫做「人因工程」,顧名思義,就是依據人體的構造及使用為設計發想的重點,當時(1996左右) Apple 出了一款驚為天人的鍵盤,成為各大廠競相追隨的一個典範,有很多同學也都著墨於這項領域,當時很多人對於「人因工程」這門科學式的設計方針,視為一個不可能隨時間而改變的設計。但是…

在2006年 Steve Jobs 發表了 iPhone 一代,簡潔的現代造型,垂直光滑的金屬表面,在視覺上把塑膠感的電腦3C產品,帶入了一種像是「精品」的視覺感受,但手操作起來,不只靜音開關又小又難播,電池不可以換,拿在手上也非常容易滑落,當年認為不可能會變的「人因工程」,方便手握的設計,在 這波新的設計趨勢裡,Apple 及其他跟隨其後的商品,已經鮮少看見能「讓手能舒服」的弧線設計,至於符合人體工學的鍵盤,也漸漸的消失在市場中。

人類的手腕、大小、肌膚的耐滑程度,在這十幾年內,因為用3C產品而進化了嗎? 顯然不是,那當年認為用科學測量出來的鐵律人因工程,似乎也並不是那麼的絕對,取而代之的是新的 USER INTERFACE (UI) 設計,同樣也是「很科學」導向的 UI 設計,是不是也是個流行的設計玩意兒?做設計做久了,其實都心裡有數。

換個角度想,假設這些「人因工程」、「UI」、「UX」,甚至最近蠻火紅的「服務設計」學科及方法等等,是不是在一個創新設計趨勢發生後,商界或學界跟著用科學加以解釋或解決這個模式產生的問題,成為一套能讓人學習的課程,吸引各地的學子去求學的一種高端的教育商業模式?

雞生蛋蛋生雞,是個無限迴圈的問題,但先有學說還是先有創新,這先後順序,應都是先有創新才有學說的順序,而學說出來之後的,應該不能叫做創新了吧。

適合身體弧度的「人因設計」之後的造型,變成直線滑溜的「簡單、精美」,後來觸控螢幕出現了「UI」設計,圖像風格從仿真變成了平面化,之後又出現了「UX」,科技方面,「WEB2.0」後,出現了「雲端」,在大家都還搞不懂雲端的時候,現在最熱的是「IoT大數據」,這一波波設計思潮,每個都好像是鐵律,但其實每個都是趨勢流行,當然不是說這些學說或方法不重要,他們的確能幫助、引導思考,只是若想發展走在最前面的原創,應該不可能是跟著這些「流行」」學說的作法。

很多人說台灣教育教出來的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但這問題若向上一層,可以是台灣教學的內容,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因為填壓台灣教育的是西方推陳出新的學說。

跟在別人後面的視野,永遠看不到沒人擋住的前面風景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