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中國 現代藝術 藝術 觀實

人工與自然的天造之合

玉是中華民族自古獨愛的一種貴礦石,古玩收藏向來重眼力,收藏者大都靠自己的本事去判斷真偽,玩骨董口袋要夠深,買教訓當作繳學費,功課必須做足,尤其是玉,鑑定參差不齊沒有標準化,什麼「玉種」、「產地」、「沁色」、「水頭」、「雕工」等等,各說各話,導致收藏除了難度更加了不確定性…

張愛玲曾經說過:女人一生中最該收藏的兩樣東西,一樣是玉鐲,另一樣是旗袍。

華人自古就喜歡玉鐲子,鐲子相當於是鑽戒在西方婚禮的地位一樣,因此就有了無鐲不成婚的說法。

相對與玉,西方人對珠寶的喜愛就直接了當多了,黃金、鑽石,都是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去鑑定、量化並且估價,入手收藏,脫手轉賣都有跡可循。鑽石商人也成功的把鑽石定義成永恆愛情的象徵,世界上很多地方,結婚都必買的人生物品之一。

身上穿戴著鑽石,除了閃閃發亮的耀眼,可以表達「堅定不變的愛情」(婚戒)之外,主要還是顯現身分地位。而長時間帶著玉,玉的色澤會隨著佩戴者變化,同時配戴玉除了搭配好看之外,還可以避邪防災,隨佩戴者「變化」成獨一無二的色澤,並「融合」了轉運的功能,或許在從前的傳統婚姻裡面,兩家子結合的福氣,是大於自由戀愛的力量的。

隨著時代變化,西方的先進的價值觀淹沒了傳統,現在結婚,鑽石已成標配,玉反而是選配的了。

當然藝術面前只談論金錢價值,也未免俗氣,有兩塊玉石,故宮裏的鎮館之寶「翠玉白菜」與「肉形石」。

這兩個寶物都是食物,世界上很多博物館裡,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通常是信念、歷史故事或是美學突破等等,來當作是鎮館寶,以食物來當作是鎮館之寶的,並不常見,俗語說「民以食為天」,在農業社會時代,給吃就是神,但翠玉白菜的意義不只是因為愛吃的民族性,而是(又是)諧音,白菜唸似「百財」,象徵財源廣進,同時也有「清清白白」的意思,所以翠玉白菜的背後含意是「吃好、賺飽,處世堂堂正正」。

以當代藝術概念來看,「吃好、賺飽,處世堂堂正正」似乎有些像教科書般的基本,似乎缺乏了更高的精神或美學層次,翠玉白菜已是清朝的藝術品,當時全世界都在進行「現代化」的過程,西方藝術已進入與工業革命、哲學思想、社會體制了印象派,邁入了立體派,是個百家爭鳴,大師養成的時代,還在以吃飽賺飽為主的皇家美學,顯然已經落後在西方世界後面。翠玉白菜之後的華人歷史血淚斑斑,在被列強瓜分,所有傳統信念、體制不堪一擊,中共當權後,為了進步,傳統文化不只是被放著不管,而是以「文化大革命」激烈的擺脫摧毀,而這兩件寶物,也因此隨著節節敗退的政黨,流浪來到了台灣。

藝術家本身,或許是美的靈媒,很多藝術作品,都是需要不同的時代的闡釋,或許當下藝術家並沒有此意,反倒評論賦予了一些弦外之音,對於這兩件食物寶物,若是以歷史上的說法,顯得老舊,或許嘗試著用新的觀點,可以有不同的玩味。

「翠玉白菜」與「肉形石」這兩件寶物都巧妙的運用自然岩石的色澤及紋理雕刻而成,不同於鑽石的絕對性,這兩件寶物的形成,都有一個人為與自然之間的「緣」。以這兩件寶物生成的時代,在雕刻的時候,是無法知道這刀下去的顏色與紋路走向,「翠玉白菜」與「肉形石」之所以珍貴,就是剛好這石頭的紋理、色澤在雕工塑形之下,最後呈現出了維妙維肖的食物樣貌,這是非常不同於鑽石單以重量衡量,鑽石透,幾何的切工主要為了讓鑽石閃亮,並沒有需要考量內部的色澤紋路,鑽石很直接,也很純粹。

這「恰好」、「剛好」正是所謂的「緣份」,自然紋理(天)與雕工(人)的「緣」,兩者缺一不可的巧合成就了寶物,就像是天造之合的愛情。

「吃好、賺飽,處世堂堂正正」這麼適合當情人的,假扮成食物的石頭寶物,如果帶有幽默,那應該就是「天人合一」的高級幽默吧~

很久沒發文了,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的緣分,在此藉天人合一的緣分寶物,祝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