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修形 日本 有樣學樣 歐洲

比細膩還細膩

在全球化的世界裡,要拿一些特色去定義一個文化,是很容易產生衝突的,比如說,日本的東西很簡單,但美國的 APPLE 產品,不是也很簡單嗎?在資訊流通快速,全球很容就可以很容易的互相學習的情形之下,有些文化特色,很快地就可以變成很多文化的特色,但這些互相學習出來的表象裡面,隱隱約約應該還是會顯現一個文化遺傳的 DNA。

舉個例子,無印良品與IKEA同樣是簡單的現代主義風格,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其中日本與北歐不同的氛圍。

之前提過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日本的白色簡單風格,而同樣源自於 Wabi-sabi 美學的另一端,極致的細膩複雜。

o-MANABU-IKEDA-900
Foretoken, 2008, pen, acrylic ink on paper, mounted on board 190x340cm

第一次看到池田學三公尺多的大幅作品,遠看是日本浮世繪的巨浪,近看卻是密密麻麻的由無數個小場景連接在一起的巨大形體,細膩的程度令人咋舌。

12池田学

 

今天在網路上翻現一本「大圖解九龍城」,是九龍城在1993年拆除之前,一群日本的研究員、建築師、工程師、人類學家,進入了即將廢棄的工地,記錄了九龍城的每個角落。

五年後推出了這本書,裡面的跨頁插畫,再次地展現了日本人極端細膩的特性。

2014年一月,有一則新聞,一個日本女孩,在家發現當學校警衛的父親,在30年前畫的一大疊超級精緻迷宮,她照了照片,在網路上引起來轉貼,他害羞的父親還是選擇不公佈姓名,作品可以在 Spoon & Tamago 買得到。



日本藝術家早川克己,用極度細膩的紙雕,呈現出一種像是建築結構的詩意:

以上種種,說日本人細膩,應該也算武斷吧?

 

然而,細膩可以說是日本人的一個特色(相對於華人來說)但是世界上細膩的事,瑞士也做得出來,全球知名的瑞士腕錶,就是個瑞士細膩的典型標誌。

手工打造機械式腕錶,瑞士贏得全世界人們對他們精緻的認同。

louis-vuitton-escale-worldtime-watch-1

當然,我們也有我們的精緻,曾在2009年入圍第52屆葛萊美獎「最佳唱片包裝設計」的設計師鄭司維為台北市候選人柯P所製作的台北調海報:

台北調

這台北調的精緻,似乎也可以看到一些屬於現代少數華人的細膩。

斷章取義固然不好,但日本、瑞士等國家,從他們的一些表現,若用武斷的角度能讓人學習到一些堅持,也未嘗不是壞事。

同樣是精緻路線,卻帶著不同文化的DNA,歐美的精緻合理的落在該精緻的地方,日本人的精緻,時常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,令然驚訝,而台灣人的精緻並不常見,台北調的作品則給我沒有離開家鄉的鄉愁。

精緻細膩的東西誰不喜歡?但是看看我們的馬路街景,走在路上的人們穿著,華人整體對精緻的追求,不管是形式上還是內在的動力上,還是有待加強。其實,中華民族不也曾雕過米粒嗎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