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日本 觀實

未來的未來 • 代謝派

metabolism

1945年8月,美軍在日本的長崎、廣島投下原子彈,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,把中國從長期的侵略中暫時救了出來,核彈留下的廢墟,給了日本建築師施展身手的機會也觸發了日本「代謝派」建築概念的思潮。

戰敗後的日本,極力的想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,原子彈造成都市的毀壞,然後重建,就好像自然界裡新陳代謝一樣的有機。

丹下健三
廣島和平紀念公園 – 丹下健三

1960年,WDC(World Design Conference) 在日本舉行,受丹下健三影響,以黑川紀章、菊竹清訓、槙文彥建築師為主,與工業設計師榮久庵憲司、平面造形設計栗津潔共同發表了METABOLISM宣言。

代謝派顧名思義就是像生物般生老病死的建築概念,可以想像為植物的生長,根莖是「巨型結構體」(Megastructure),枝葉就是代謝派模組化的膠囊空間,這Megastructure可以說是代謝派建築的主要框架,負責諸如私密空間(住宅)、功能空間(商店)及共同空間(廣場)等等的交通及水利、電能、網路等等的基礎結構,這些錯綜複雜的元素在代謝派建築的架構下,可以像是細胞生長一樣的進行都市的成長並對環境、災害、新科技等等保有應付的相對機制。 當然在戰後的日本,代謝派的意義不止於上述機能性的表象,其內在意義更為深遠,想像當時日本社會的發展情形,代謝派的觀念把村落推向都市,而更激起了戰敗後日本的國家及民族意識。 到現今交通方便,資訊流通的時代,人類不再受限於區域的活動,國界的觀念也越來越模糊,後代謝派(Post Megabolism)更把代謝派的概念超越民族,對應到經濟、資訊、環境等等的議題,推向全球主義(Globalism)。 在1970年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中展現了史上空前的代謝派試驗都市,吸引到全世界的目光,而大阪萬國的代謝建築大多拆除,但在祭典廣場上的太陽之塔依舊出現在漫畫「21世紀少年」及日劇「半澤直樹」的畫面裡。

太陽之塔

代謝派的形成與建築技術的演進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像是可以應用在 Megastructure 的鋼骨結構,預鑄 PreFab 技術,模組化的空間等等,都應用到當時最新的技術工法,進而加速了這些技術工法的成熟度。 半個世紀過去了,代謝派在許多建築師朋友的眼中,已經是過去的往事,模組化的構思,後來只用在單一建築的重複使用結構(像是帷幕),而每一棟建築通常也都無法共用那些模組,否則概出來的建築都會一模一樣,也因此代謝派的建築通常所費不貲,而代謝派主要的概念是在大型都市的規劃的發展與擴充,最後並沒有實踐在很多城市,但少數像是大陸鄭州市東新區如意型區域都市計劃,是否可以如最初真的能夠「代謝」的概念,還是還是令人期待著。

2kikutake

BXFA00_P_01_02

03_Clusters_in_the_Air_01

之前參加了新生代的代謝派建築師平田晃久在台辦的講座(師承伊東豊雄),他延伸了代謝派的理念,提出「發酵的都市」概念,認為人類的活動像是地表的發酵,Megastructure 在他的作品裡似乎被基本造型複雜化的元件堆疊,而依據建案的主題發想基礎造型,並將它複雜化再堆疊出仿生自然的奇妙空間,像是高雄「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」,應用了浪在沙灘上產生的泡沫為發想來設計。

在 Metabolism 運動發生的同時(1960s),在歐洲也有 Archigram風潮,幕後的黑手Theo Crosby是同為知名設計公司 Pentagram 的創辦人之一,Archigram 之後啟發了知名的法國 Pompidou Centre(Renzo Piano & Richard Rogers),也影響了 知名建築師早期 Norman Foster 的作品及許許多多後來知名的建築師。(Archigram 當年的文獻 Archival Project 裡面有許多很有趣的「想像」設計圖,極富創意)

Metabolism 與 Archigram 同時發生在 1960年間,是在 Bauhaus 與現代主義之後對未來想像的設計風潮,兩者都影響到了當時的後來,也是現在的建築大師,不難發現其中師徒傳承的關係,而這期間的華人,在日據之後忙著分裂政治對立,在建築上雖有梁思成、林徽音、王大閎等前輩建築大師(貝聿銘算是美國人了),忙於追趕現代主義全球化與中華文化建築在現代與傳統間的平衡,但卻不太看見其中能震撼國際自成流派或是傳承的痕跡。 之後華人的建築師,幾乎都是歐美海歸,把西方的建築思潮帶回來台灣,然而建築不像數位網路技術在虛擬空間裡能複製流竄、普世共通,建築與文化、氣候、建材、工法…等等,都有間接或直接的關係,也就是說西方的那套,拿回來東方不見得合身,就算勉強穿在街景,也未必有國外的好看。像是玻璃帷幕,以台灣的經緯度及氣候,日照的強度,實在不適合大片的窗戶,而華人比較著種隱私的習慣,更不適合把空間大量地暴露在外界的視線,所以玻璃帷幕在台灣,通常還要設計大片的遮陽配套,或是更強大的空調設施,實在是浪費能源,此外,雖說風水在科學普及的現代來看,是個迷信,但大家還是多多少少遵守,走在街上仔細看看,不難發現一些鏡子或山海鎮(擋煞),路衝及房門不對鏡子,也幾乎是普及而遵守的規範,這在西方建築空間是完全不考慮的,或許台灣建築系的課程應該好好考慮把風水科學化(加上心理學)可能還可以發展出一些有趣的建築概念,最起碼也是以自己的出發點,認真地面對現況。

 

之前拜讀了漢寶德老師的「建築母語」,裡頭探討了許多傳統建築及現代建築碰撞的問題,晚清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